小編之前簡單介紹了乳化油的相關知識,今天要給大家繼續分享一些關于乳化油的內容。我們都知道乳化油主要成分有基礎油、乳化劑、防銹劑、油性極壓劑、穩定劑、防腐劑、消泡劑等。其前三種成分為主要成分。另一些添加物取決于乳化油的組成及用途。由于乳化油成分復雜,所以配方技術要求也十分嚴格。
小編之前簡單介紹了乳化油的相關知識,今天要給大家繼續分享一些關于乳化油的內容。我們都知道乳化油主要成分有基礎油、乳化劑、防銹劑、油性極壓劑、穩定劑、防腐劑、消泡劑等。其前三種成分為主要成分。另一些添加物取決于乳化油的組成及用途。由于乳化油成分復雜,所以配方技術要求也十分嚴格。

結果表明,乳化油的穩定性、乳化能力、乳化液的穩定性、防銹性能及切削性能等,除了與配方中的乳化油有關外,還與配制工藝有關。
一、乳化油制備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因素:
1、乳化劑的化學結構(復合乳化劑較好)適合油相的化學成分,并確定合適的用量;
2、液相密度較低;
3、液相界面張力較??;
4、連續相(外相)粘度適宜;
5、油-水界面間的吸附層具有一定的機械強韌性,且帶同性電荷;
6、選擇硬度小于100ppm的軟水;
7、對準備過程和操作技術進行嚴格控制;
8、注意配方中其它添加劑對乳化性能的影響。
二、特別是要注意以下幾點:
1、注意加料順序,一般先將油溶解在基礎油中,添加劑應以難溶到易溶的順序加入,并適當加溫、充分攪拌,直至全部溶解,但溫度不能太高,以免造成添加劑分解。
2、選擇皂作為乳化劑,應注意皂化的條件(溫度、反應時間、攪拌速度等)。研究結果表明,脂肪酸、高碳酸與三乙醇胺的皂化溫度一般為60~70℃,反應時間為30min左右,而鉀、鈉皂稍高一些,如油酸鉀皂為80℃,30min;蓖麻油鈉皂為90℃,3h為3h;松香鈉皂為100℃,6~8h為8h。
3、當乳化油按使用要求的濃度稀釋成乳化液時,同樣存在著怎樣使油相均勻分散于水相的問題。膠乳過程是油水界面增大和表面能增大的過程,因此,通常要對其作一定的功。這個時候攪拌和溫度都很重要。攪拌器是簡單的乳化設備,如對乳化液進行均質處理,其穩定性得到改善。
研究表明,在乳化初期,乳化油在乳化初期逐漸添加軟水,使之首先形成油包水乳狀液,然后不斷攪拌,繼續加入剩余的水分,使其發生變形,得到的乳狀液顆粒均勻、細致、穩定,具有良好的品質。也可用少量熱水或蒸汽將乳化油完全乳化,然后用冷水稀釋,這是因為熱水的表面張力小,溶解性強,粘度小,利于乳化劑的分散,因而易于乳化,而冷水卻相反,使乳化劑易于凝結。
以上是關于乳化油配置的問題,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了,希望可以給有需要的朋友帶來一定的幫助。